跳到主要內容
    2004/06/18 動機理論之認知概念(彰化師大輔導學系王智弘教授)

      本次演講主要探討動機理論,大綱可分為四部分,首先,動機理論的三種方法;接著著重在動機理論的認知方法;台灣的動機模式;最後為推薦搜尋動機相關文章的期刊,提供給有興趣的學生查詢。

      動機理論可應用在心理學的、臨床的以及認知的部分,心理學的研究包括擾動理論、相對程序理論和恆定性理論。臨床的研究包含生理需求、成就需求及層級需求這三類。認知研究探討一個人的思考如何來影響我們的動機與行為,指的是人類特有的特徵。而動機理論可以分為以下幾項,分別為目標:個人目標與社會目標;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興趣:個人因時制宜的興趣與情境的興趣;自我基模:包含歸因、自我競爭力、自我調節及自我效能。

      談到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內在動機主要描述的是做了這件事讓我們都覺得很高興;若在課業上來說則是會有較好的表現,並滿足自主話的需求與競爭;外在動機提到的是本身從外在所得到的回饋,幫助完成社會需求。

      目標導向指的是事件導向的目標,花很多努力來完成工作;社會目標指的是對整體而言是有幫助的,具有社會歸屬感、社會大眾所允許的、社會責任、社會地位及同理心。興趣理論是把興趣當作是一種能量來完成我們的需求,較為短期、易改變與不持久的特性。

      自我基模是由皮亞傑所提出的理論,意指透過經驗累積來解釋外在變化,可以分為代理與歸因的部分;自我競爭力則是屬於自己的能力,自我評價能力到達什麼樣的地步,意即可以完成多少的事。而自我效能理論是具有期待效果的理論,強調個人知覺,運用本身的媒介來產生自信。而自我調節理論是調控思考行為的中心來達到他們所要的目標,自我調適的學習者更運用各種不同的策略,有效表現工作及學習內容。

    莊郁琳整理


    建議最佳瀏覽 Microsoft IE 10 以上/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 或相容W3C網頁標準之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