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Image 

      人生就如同航行於遠洋中的船隻,自己就是生命的掌舵者。企業本身面對許多嚴苛的競爭環境,為了讓自身生存下去,從目標設定、優先事項、可運行方案的一連串流程中,都是企業決策思維的體現。如此決策思維甚至可以縮放至各個部門單位,依其主要職責與任務而有所變化。對於個人來說,除了對工作內容的思考外,自身的職涯、人生規劃,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一決策過程中,如果需要具有高度的質量品質,則需考慮三點要素:(1)訊息(information),(2)人員(people),(3)客觀推論(objective reason)。訊息可以提供決策者於決策時所需依據的參考標準。然而,在蒐集訊息的同時,訊息是要能夠縮短決策者與其目標之間的差距,才能稱為有用的訊息。因此,訊息所需具備的要素又可分為幾項:(1)前瞻性,(2)相關性,(3)正確並詳盡,(4)主動性…等。透過幾點要素,訊息可以幫助決策者在決策流程中處理未知的問題,並將風險降至最低。人員,則是分為:(1)決定者,(2)支持者,(3)參與者,(4)分配資源之人,(5)外來者與其貢獻度。職場上常說「人脈就是錢脈」,許多有義意的事情往往因為「人」的因素往往作罷。再者,決策本身就不單單一個人的事情,還得衡量他人是否允許執行。最後,客觀推論在衡量價值與風險成本,如何取捨以得到最適合的結果。由這三大項所構成的決策流程,不只適用於決策時的思考上,也是執行後回過頭來檢視成效的重要思考方式。

      對於自己的人生規劃來說,我們總有一個憧憬引領我們前進,即便一路上有許多的事物讓我們模糊了焦點,但憧憬依然如同燈塔般杵在那,只盼我們能看上一眼。對於人生旅程上的未知事物,即使便世事難料,仍該有個藍圖依循。這當中牽涉的思考模式,就如同策略思考般,依據可能的資源作發想,該如何、那又該如何…。目標可切分為長、中、短期,單就個人來說也是同樣的狀況。在為自己編寫人生劇本的同時,也該從中明白哪些事情是重要,哪些次之,並十時回頭檢視自己與目標的距離。

    林伯彥 整理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