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2004/06/08 統合分析的理論與應用(台灣師大教育心理與輔導博士黃寶園)

    Image 

      本次演講主要為說明何謂統合分析及其相關議題。所謂統合分析,意即將過去個別之研究結果綜合起來作計量結合的技術,並將文獻加以量化分析。有鑑於社會科學的資料累積困難、效果微小,加以文獻分析多有偏頗,運用統合分析文獻量化的能力,可有效解決過去社會科學一直以來的缺陷。統合分析是一種量化的計巧,不以個別研究品質預判研究發現,其尋求一般性的結論,運用平均效果量的觀點加以驗證。

      統合分析能解決主題相同但結果卻相衝突的研究,如學生人數與學習效果的關係、合作學習對學業成就的影響等;此外,其尚能促進理論的發展之新陳代謝,並進行在分析和診斷。然而,其亦有廣為人所批評之處,如資料不獨立、出版偏差等等之問題。針對此等缺失,統合分析亦有解決之法,如研究品質的校正、進行同質性的考驗等等,均可避免上述缺失之發生。在分析的應用情境上,其僅適用實証性的研究,只針對產生量化數據的研究作分析。

      再者,其尚需得知效果的強度與方向的研究,方能應用於資料處理上。所謂的效果量,可被視為是對每一筆資料的編碼,不同的研究類型或統計形式有不同的效果量統計,其所依恃的主要概念為「標準化」。經過標準化的過程,將各研究的量化結果成為一致性的形式,而可加以解釋。故可知效果量之關鍵在於「加權」。

      從事統合分析時,首先需定義研究的領域為何,並建立一套所評鑑資料品質的標準,以區辨何為有用的訊息、研究之品質、獨立性及最少研究數。接下來,決定所使用效果量的種類,並尋找相關之研究資料,選擇出最後研究所要的確切資料,並對每一筆資料中感興趣的變項、樣本大小、效果量、測量信度及其它值得注意的特性加以抽取出來,加以編碼,進行信效度之檢核。最後,從各研究中求出平均效果量及效果量的變異數,並視結果決定是否尋找中介變項,並依此將各研究分成各子集再計算其平均效果量及平均效果量的變異數。

      至於為何要使用統合分析?講者提出了數項理由。首先,過去相關主題所累積的資料很多,強化了統合分析在實際研究上的應用性;統合分析技術本身已相當成熟,並歷經過去種種修正改良,可用性大幅提升;統合分析可克服過去研究之缺失,使研究結果和過程更加嚴謹;此外,國外已有不少研究者進行相關研究,更強化了其在學術地位上的重要性。

    陳俊豪整理


    建議最佳瀏覽 Microsoft IE 10 以上/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 或相容W3C網頁標準之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