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精緻的簡報、幽默的語調、提綱挈領的說明與鞭辟入裡的策勵剖析,邱處長用A90公司曾經歷的六個實際案例,來引導我們思考一個專案從發起、推動、執行到事後評估的過程中應有的做法、心態,以及應注意的種種細節。
      首先,一個專案的發起,並非部門主管憑空想像而來,而是在遇到瓶頸時,為解決「問題」而產生。「問題」是「預期」與「實際狀況」的差距,而一個「問題」是否足夠重要而值得投注大量資源與人力去改善,並非單憑人資主管的說法所能判定,因此,要想推動一個專案,還是得要製造、研發或業務等核心的單位主管現身說法。以A90公司03年的專案為例,當業務與製造單位發現各地製造廠的品質不一,得先向總經理反應此一問題的影響與嚴重性,如此則當人資主管提出解決方案時,總經理便會欣然採納而非質疑專案的必要性。

      其次,專案的推行,必須考慮人、金錢及時間三大限制,並訂定目標和範圍,邱處長也向我們介紹了一個實用的排程控制工具:「Process Mapping」,藉由這個工具,我們可以明確看出各項任務的負責人與前後的連動關係,並找出「關鍵路徑」以求有效控制專案的進程。以2008年的主管發展專案為例,隨著組織擴張而需要更多領導人才,故引進「成功典範success profile」模型,透過「經驗、動機、能力、知識」四個構面找出有潛力員工所缺乏的區塊,甚至進一步將領導人才發展成內部講師,建立「領導梯隊」,加強組織內的板凳深度。在整個專案的過程中,透過目標和範圍的設定,可以讓專案的參與者明確知道自己應負責的區塊,以及工作前後各要向誰追蹤、對誰負責,專案的主導人也能看出工作分量應如何調整,而不至於造成專案成員無法兼顧本職工作。

      最後,邱處長也指出,儘管有著豐富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但不應為了發揮才能而一味地將所有管理知識都套用在組織中,而應該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因應組織的問題來提出改善的方法。以2004年的「缺料問題改善專案」為例,當年生產部發現原料供應品質良莠不齊,且有部份供應商無法按時供料,使得生產無法如期進行而造成很大的損失,若A90公司派員對供應商施以訓練與輔導,則每一個供應商需要費時兩天進行,如此則800個供應商就需要花費1600天的時間,而若有人員離職,又得重新訓練,故人資部透過E-learning,以線上課程進行教學,節省人力成本又可重複使用,A90公司僅需花0.5天的時間稽核即可,除此之外,公司也建立專有名詞詞彙表,降低雙方溝通障礙,而備料供應商,則需在原料送進公司時簽名,以示負責,大大地降低原料品質不良狀況。對供應商實施教育訓練在當年算是相當創新之舉,但整個專案的初衷僅是為了解決組織中遇到的問題。我們身為HR,只要多站在客戶的角度著想,展現出主動積極的態度,自然就能有所作為!

    曾品諺、嚴之妤、高珮珊、陳建穎、廖賀柏 訪談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