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Image

      晴朗的午後,遠遠的清楚望見了矗立在台北盆地的101金融大樓,而我們悠遊於捷運站與公車站間,目的是為專訪企業界的成功典範-薛光揚處長。一見到處長便感覺處長真是一位不同凡響的人物,開朗有自信的問候,親切又熱情的招待,頓時消弭了我們緊張的情緒,同時也啟動了專訪的序幕! 

      薛光揚處長現任美商惠氏藥廠 (亞洲) 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的人力資源暨行政管理處處長,畢業於文化大學文化勞工關係所職業訓練組,在進入惠氏藥廠 (股)公司之前,曾任職於電子公司,也因高考及格而服務於公家機關,也曾嘗試著從事非人力資源的工作,但工作時間都很短暫。 進入惠氏公司服務已將近十年了,薛處長一直從事於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工作。身為部門的主管,薛處長所抱持〝領導〞的哲學為團隊合作的模式,以做好一個部門的工作,如何把自己的想法和團隊的想法融合、結合,一起工作完成目標,是最關鍵的重點。

      許多人認為外商公司的文化比較利於溝通,薛處長認為其實在任何組織中層級的觀念是一定會存在的,職稱或是職級並不會妨礙公司內的意見溝通,重點在於部門或是單位主管願不願意傾聽別人意見、接納別人的想法。如何創造出一個共同合作的環境,不只是外商公司才可能具備,這是傳統公司也必須要思考的。 我們特別請教了薛處長對於人力資源管理實務一書中所闡述的人力資源管理四角色的看法,薛處長認為人力資源管理者首要認清自己在什麼公司服務,而人力資源管理者的角色有先天的障礙,也就是公司的最高領導人是否真的看重人力資源管理,會影響在公司所扮演的角色,不過相對來說,如果能把角色扮演得好,就會獲得公司高層的認同,所以如何與公司最高負責人的理念契合是很重要的。

      薛處長認為台灣的人力資源管理者所扮演的角色多為行政管理者,較不可取的 是人力資源管理者把自己定位為員工鬥士;當人力資源管理者將自己定位為員工鬥士時是傾向於員工那一方,其實已經失去了人力資源管理者應該扮演的角色,而人力資源管理者應該是一個橋樑的角色,所有的管理應該是法理情,而不是情理法,我們要做的只是將管理工作合法化;而要做到所謂的策略夥伴角色,則必須與其他部門一起工作。人力資源管理管理者每天盡可能要與其他部門做一些互動,在一個部門中只要掌握前20%與後10%的員工即可,前20%績效好的員工,我們所要關注的是如何提高他們的工作動力,而後10%的員工如果不能夠達到目標,則必須早日剔除,需要注意這兩種極端。

      薛處長也認為人力資源管理的角色必須與配合組織成長,一起脈動,而這四個角色是一同存在的,不同的只是程度上的差別。此外,人力資源管理功能是沒有產業別的差異,重點在於公司的管理走到何種程度,人力資源的角色就應該要能配合到何種程度。 接近專訪的尾聲時,薛處長特別對人力資源人員所面臨的挑戰提出一些看法、建議以及給我們的勉勵,薛處長認為人力資源管理領域的進入門檻不高,任何科系都可以很容易進入,表示有許多的競爭者。

      從管理者的角度來看,是可以輕易的從市場上找到人才,但是我們必須要認清自己的觀念是否跟隨著管理的新觀念在前進、是否具備基本且必要的技能與知識,但最重要的是個人的態度與想法,其它能力本來就是必須具備的,工作的態度必須是要非常融入組織的、非常有學習意願的、能接納多方意見的、能與別人溝通、一起共事,且必須對於此工作具備興趣與熱誠;而台灣對於管理的觀念是在這幾年才慢慢受到重視,對於一些傳統或是家族企業而言,或許他們會知道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可是付諸行動的卻很少,且重視管理的企業不到兩成,這是所謂現實跟理論的差距,而人力資源人員必須遷就環境才能改變環境,如何將自己的想法賣給公司,是薛處長認為很重要的一點。

      就在感受意猶未盡的同時卻也接近了專訪結束的時間,看著陽光灑進薛處長簡單而典雅的辦公室,覺得今日真是不虛此行,薛處長親切地與我們分享人力資源工作中的經驗與想法,使我們獲益良多外,也覺得除了要好好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內涵,及有效地分析所處環境的機會與威脅外,最重要的是─薛處長所強調的工作態度與想法,若能認真的對待每一件事情,且適時的表現出自己的想法及意見,不就是培養正確的工作態度與想法的第一步。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