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午後,一行人風塵僕僕的從彰化到台北,來到「不只找工作,替你找方向」的一零四人力銀行,訪問深耕於職能領域的人資暨行政管理處協理陳志鈺先生,忙碌的協理特別撥冗讓我們進行訪問,讓我們一探職能專家的HR生涯軌跡。
協理侃侃而談的與我們分享其踏入HR領域的機緣,他覺得比一般人要幸運的地方是很早就知道自己的方向,念企管時學得最紮實的是生產管理,而最有興趣的是行銷,但本身覺得最適合的則是HR,服役時從事政戰工作,而政戰之於企業正是HR,也因此決定以後要從事HR的相關工作。
協理曾服務於不同產業,發現產、銷、人、發、財當中,財務和HR在跨產業之入門門檻是最低的,因此協理認為不論是在百貨服務業、金融業、製造業或是資訊服務業,HR於產業的改變中並未對其造成太大困擾,只要願意去多觀察多了解,雖然每個產業會有不同的特性,遇到的人、管理的模式都會不一樣,但是從事HR本來要面對的就是人,一種米養百樣人,遇到不同的人要做不同的調整。
以職能而言,協理本身對職能的推動累積了多年的經驗,過去在安泰人壽時,公司正好要推一個職能專案,也花了很多的資源投注在專案上,在這個過程學到很多,因為安泰雖然為一家外商公司,但是有很高的自主權,自己可以去做一些研究,和企管顧問公司合作時,引進它們的know-how,然後協理自己開始去投入,這種實作經驗對其是更重要的,自己要常去想一些新的東西,才能真正學到東西,另外一定要搭配公司現況,累積自己於HR的know-how,如果只是看書可能是有限的。
協理提到從事HR的人不會賺大錢,此外做HR的人要甘心當配角,如果HR人員成為所有部門不可或缺的配角時,就是主角了,在HR真正有所作為至少要三年,三年後一旦做出成績,慢慢地會有主管來和你談組織和HR的問題,主管也會自己意識到公司的問題有百分之七十或八十是和人有關的,自己會愈來愈受重視。
當長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相衝突的時候,大部份的主管和員工都會選擇短期利益,可是很不幸的,HR的東西大部分的東西都是屬於長期性的,所以這是協理認為較難去搏得他人認同的地方。
職能出現後,真的可以幫助HR做到策略性的人力資源或是人力資源策略,而且當職能發揮它真正的功效時,可以去領導公司的策略,過去可能都是很主觀的討論,而現在有一個具體的東西(職能)作為參考,經過職能的協助,主管和員工雙方都可以較了解實際情形,職能成為是一種共同語言,如此於職涯規劃上會比較清楚。
除此之外,員工在組織中升遷與否,不是根據個人的期望而是要根據組織的需求,員工常常會有一個迷思,我做了三到五年,是不是可以升遷,其實是要看組織有沒有這樣子的需求,組織有沒有變大,上面的主管有沒有出缺或是你想去的位置有沒有出缺,需要有這樣子的概念才會有進一步的想法。
首先是增強實務技能,例如:透過網路操作勞健保。此外持續學習的能力—協理對人資部門工作同仁之工作能力的要求及比其他部門高,因為HR擔任知識傳授的角色,要比別人更好才能教別人,HR人員除了是公司制度的建立者,更必須有詮釋所制訂制度之能力。從事HR之人格特質則因選、育、用、留各流程而有所不同,廣泛而言,必須有親和力(EASY GOING),讓別人願意與你分享、願意講真話。
當然最重要的是多看多學,好的就學,壞的引以為借鏡,HR流程環環相扣,對於繁瑣之行政工作也必須做,例如整理訓練評估問卷,發訓練通知,不要排斥,以後規劃企畫案才不會有所遺漏,不要因為自己有所專業,而忽略行政實務之能力,只是大學生可能需要2-3年才可往上升,碩士生可能僅需1-2年,協理認為不可跳過鍛鍊基本功,若無細節的東西,僅憑經驗或遺漏關鍵,無法僅由HR專業就告訴老闆要…,例如離職率高,必須有離職面談,調查..歸納,讓老闆知道,才能有利於HR推行相關方案,HR必須由基層做起,只是要在基層待多久取決於自己而非主管,於基層時將HR做彙整,例如報表,作趨勢分析,前後期分析,再配合專業具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