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碩一下的第一場演講,演講者並不陌生,是很優秀的校友學長紀乃文教授要來與各位分享的「如何撰寫期刊論文:經驗分享與反思」,看到這樣的題目,突然驚覺距離上回他來演講已經過了半年多了,這半年來也接觸到不少期刊,自己也嘗試寫著小論文,所以抱著期待和尊敬的心情進去聆聽。簡單的自我介紹完後就開始進入主題。紀教授分成三部分: 如何找出重要的研究問題、一篇嚴謹期刊論文的要素以及投稿期刊論文應備的訓練。其實對論文的寫作報有滿大的恐懼感,一方面覺得內容的豐富性多樣性和創新很重要,另一方面又覺得自己關於統計方法分析的地方不足,所以有種擔心的感覺,想從這次的演講內容中獲取一些甚麼,再留下一些甚麼。
命題和研究的東西很重要,它就像一本書的書名,需要引人入勝,讓人想繼續閱讀下去,並且讀的有趣更重要,而這樣的靈感可以從平時的生活現象去著手,例如之前的過勞死或者鬧得沸沸揚揚的金融海嘯,受一些平日的生活時事;緊接著也可以從既有的文獻去思考命題或者研究方向,這個的好處就是會有較多的研究和學術的佐證,但是缺點可能會做到瓶頸的時候缺乏熱情;還有一項就是從指導教授的領域去著手,一方面可以節省大海撈針的時間,另一方面也可以接受到指導教授更專業的建議,但是缺點可能偏於自己的領域、興趣或者專業。決定好了大方向後,就是細部的一些小細節,著手寫論文其實也有大學問,我認為寫作論文除了要擁有之前寫一般作文那樣的邏輯思考之外,還添加了統計方法和很多的學術佐證,以及事前的文獻大量閱讀,重要的是要持之以恆的把研究完成。
完成了論文之後投稿之前,很重要得當然就是潤稿和細修,這個環節也是很重要的,不過往往會被忽略,忽略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寫完論文就頭昏腦脹了,找不到修改地方所以就匆忙的投出去了,但是讓自己休息個幾天再回頭看看自己的文章是很重要的一件事,當然也可以找同儕給予review,自己放鬆心情完後也要當自己的reviewer。最後紀教授也提到了關於學術道德得議題,其實問題都不太嚴重也都很合理,但我們也因此常常會去忽略他們,所以除了自己的研究之外,也要顧及一些道德上的問題,避免遊走在對自己不利的邊緣。
這場演講收穫很多,給自己未來的準備打了個預防針,也期盼自己能做到紀教授說的那樣,再加上一些細節上的注意完成屬於自己的研究,我想那會是非常有成就感的!從命題到最後不斷修改,自己會經歷過很多階段的鬼打牆,我想那是寫論文與其他領域最大的不同之處,身旁也很多正在或已經結束自己論文的朋友,看到他們從無到有,從頭痛沮喪到最後喜悅拿著印出來的東西,我想這樣的產物是用口語難以形容的,緊接著這些我也會一一經歷,希望能帶著聽取演講的經驗心得,內化後成為自己的資產,讓自己也留下一點值得讓自己佩服的東西。
賴巧純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