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管聽演講 #113學年度第一學期 #EP4
淺談經驗抽樣法在組織人管研究之應用
這次演講邀請到的是中山大學人管所的紀乃文教授,和我們介紹經驗抽樣法(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 ESM)的基本概念、應用範疇及在組織與人力資源管理中的研究價值。
📑使用經驗抽樣法的目的是捕捉受試者在當下最真實、直接的經驗,並透過密集且重複的施測方式,收集填答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即時經驗、感受、想法、身心狀態與行為等資訊。此方法的測量方式可分為固定時間點施測、特定事件發生後施測,以及隨機發送信號(現今較少見)的方式,根據研究需求進行選擇與應用。
✒️透過ESM進行研究可以有效降低回憶誤差,捕捉最即時的感受,也能夠創造時間間隔以降低CMV發生的可能性,並收集員工正向或負向情緒等可能造成CMV的來源,在模式中控制。例如,針對不當督導或職場霸凌等研究議題,可以控制負向情緒的影響;而在其他情境下,也能根據研究變數的需要,適當地控制正向情緒的影響,以提升數據分析的準確性與研究結論的可靠性。另也可以透過person-mean centering排除來自個人間差異/傾向對填答分數的影響。
🔎以下情形都適合使用ESM:工作情緒、每日工作中的情緒經驗;情緒勞動、服務人員與顧客的互動體驗;每日工作中的各種事件(工作中斷、email打擾等);下班後工作/休閒活動、恢復行為與睡眠等;每日工作經驗、動機與行為(OCB、工作滿意度、工作敬業等);工作壓力源與身心狀態;領導者每日領導行為(就不能用風格)、或其他可能在每日、每次互動改變的構念。
講師小叮嚀📣 🌟當研究主題聚焦於員工的感受、情緒、同事互動等與個人經驗相關的議題時更適合使用經驗抽樣法,能更有效地探索為什麼這些議題會因每天或每次的互動而發生變化。 🌟選擇ESM不是為了追逐學術趨勢,更是為了深入分析構念的動態變化。 🌟一生只有一次碩論,應勇於嘗試ESM或各種能更好測量構念的方法,不要因為怕麻煩或覺得困難而放棄,要為自己的研究創造更多可能性。
#彰師大人管所 #NCUEHRM #專業熱忱實在